欢迎您来到吉林省龙升视光科技有限公司!

全国咨询热线

18943986782 13074398008 / /

新闻中心 News center
媒体中心 公司动态
联系我们 Contact us
联系我们

图标 咨询热线

18943986782
13074398008

图标 售后服务

17743015579
0431-81003731
2585342812(QQ)
2771126596(QQ)

图标 公众平台

二维码

图标 公司地址

长春市宽城区北亚泰大街与小南街交汇万盛国邦18-1栋101号、102号、103号、104号

媒体中心

Media Center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>新闻中心>媒体中心
政策东风至,龙达早先行 ,28 年深耕让 LED 红光技术稳稳站在风口 -解读国家药监局颁布的《含光源的近视控制、弱视治疗类医疗器械产品分类界定指导原则》

近日,国家发布的《含光源的近视控制、弱视治疗类医疗器械产品分类界定指导原则》(以下简称 “指导原则”),为行业发展划定了清晰的合规边界,也为真正深耕技术研发的企业带来了发展红利。作为拥有 28 年专业积淀的眼科视光医疗器械厂家,我们凭借2024年就获得国家审批的 LED 红光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(吉械注准20242160087),深刻感受到政策对技术创新的正向激励,更以提前布局的研发实力,稳稳接住了这波行业发展的机遇。

 

政策核心:以科学分类引导行业规范化发展

指导原则从管理属性和管理类别两方面,为含光源的近视控制、弱视治疗类医疗器械确立了明确标准:

 

· 管理属性上明确了产品是否作为医疗器械管理的判定依据 —— 只有以 “近视控制、弱视治疗(含训练)” 为预期用途,且通过光源照射眼睛实现作用的产品,才属于医疗器械范畴;若仅用于缓解视疲劳、眼周按摩或提供照明等非治疗用途,则需明确标注 “不用于近视防控或弱视治疗”,避免混淆市场认知。

 

· 管理类别上根据光源特性和用途细化分类:激光光源产品按第三类医疗器械管理,非激光红光光源的近视控制产品按第二类管理(分类编码 16-03),非激光光源的弱视治疗产品也按第二类管理。

 

这一政策的出台,彻底结束了行业内长期存在的 “分类模糊、监管不清” 问题,为合规企业提供了公平竞争的舞台,更引导行业向 “以技术为核心、以临床价值为导向” 的方向发展。

28 年深耕:以研发实力提前卡位政策风口

公司成立以来,我们始终聚焦眼科视光医疗器械领域的技术突破,深知 “合规是底线,创新是生命线”。在政策出台前的十余年里,团队就敏锐洞察到光源技术在近视控制领域的潜力 —— 儿童青少年近视率攀升的社会痛点,让我们坚定了 “用科技守护孩子视力” 的研发方向。

 

针对非激光红光对近视控制的作用机制,我们组建了由眼科专家、光学工程师、材料科学家组成的跨学科团队,历经数千次实验:

 

· 从光源波长的精准筛选,到光照强度的安全阈值测试;

· 从产品结构的人体工学设计,到长期使用的视网膜安全性验证;

· 每一个细节都以 “临床有效性” 和 “使用安全性” 为核心,严格遵循医疗器械研发的全流程规范。

 

正是这份 “十年磨一剑” 的坚持,让我们在政策明确 “非激光光源产生的红光用于近视控制按第二类医疗器械管理” 之前,就已完成了产品的研发、临床试验和注册申报,最终成为全国首个拥有 LED 红光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(分类编码 16-03)的企业。这张证书,不仅是对我们技术实力的认可,更是企业 “提前布局、合规前行” 发展战略的最佳印证。


5364094b66b4719987f2004acc0cce3.png

政策红利下:以责任担当推动行业进步

指导原则的落地,对我们而言既是肯定,更是责任。作为行业内率先符合政策标准的企业,我们将以自身实践推动三大方向的发展:

 

1. 坚守合规底线:严格按照政策要求,持续完善产品质量体系,确保每一台设备都符合第二类医疗器械的安全与性能标准,为临床提供可信赖的近视控制工具。

2. 深化技术创新:以政策为指引,进一步探索红光光源在近视防控中的优化空间,结合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技术,开发更精准、更个性化的产品,让科技成果真正惠及更多儿童青少年。

3. 促进行业协同:开放共享部分研发经验与合规路径,协助同行理解政策要求、提升研发水平,共同推动行业从 “野蛮生长” 迈向 “规范发展”,为我国近视防控事业贡献集体力量。

 

28 年的行业积淀告诉我们:政策的红利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企业。未来,我们将继续以 “专注研发、敬畏法规、守护视力” 为初心,在政策的引导下,让技术创新与社会价值同频共振,为更多孩子的 “清晰视界” 保驾护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