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国家教育部发文总结15部门合力推进《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》及《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》的阶段性成果。文中提到“支持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等疾病多中心临床研究,如‘红光控制近视临床试验’”。
文章一经发表,立即在全社会引发了对红光防控近视的广泛关注,龙达“近视治疗仪”自然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。在政策层面鼓励红光防控近视相关探索的大背景下,再看龙达“近视治疗仪”的作用原理,显然具有更深刻的意义。
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,近视治疗仪的防控效果来源于光生物调节效应。
比如,植物通过自身所包含的叶绿素,在阳光照射下能够进行能量转换,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。
而我们人体中的细胞或蛋白分子,也能够在光的刺激下,产生类似的能量转换。
比如,视网膜上的视细胞就是把光的刺激转换成电信号传输到大脑皮质,进而形成视觉。这实际上就是发生在人体上的一种光生物调节效应。
在过去几十年中逐步证实:以方向性稳定的、特定波长的低能量红光照射人体组织,不会产生热,也不会破坏人体组织,反而能够产生一定的治疗效果。
这种治疗效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:
1、减轻炎症反应和组织水肿
2、促进伤口愈合和修复
3、缓解神经痛和退行性神经病变
4、治愈弱视,防控和辅助治疗近视。
单就在眼科学领域,近视治疗仪所使用的红光照射,便是通过促进视网膜细胞分泌更多多巴胺的方式对眼轴给予干预,同时借助改观脉络膜供血量的方式,对脉络膜厚度及巩膜含氧量施加影响,进而实现近视防控的目的。
诚然,现在,对红光防控近视的研究成果还不算丰富,但现有的临床实践和仪器应用足以证明:这个方向是对的。这就足以让我们信心百倍了。
当然,这样阶段性的成果,也不是一蹴而就的,这期间经历了艰难而漫长的探索过程。
第一阶段:弱视红光治疗仪
早在2005年,龙达光学就开始研发LD-G弱视激光治疗仪,并于2010年成功获批上市。
医疗器械注册证编号:吉食药监械(准)字2014第2260145号。
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编号:吉食药监械生产许可20160004号。
这款仪器创意性地将红光引入到弱视治疗领域,并凭借“火箭式起效”的优势,很快获得了各级医院、视光中心的认可。更重要的是,这款仪器为龙达“近视治疗仪”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和疗效基础。
第二阶段:LD多功能弱视近视综合治疗仪
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编号:吉食药监械(准)字2014第2260144号。
第三阶段:近视治疗仪
在以上两代产品基础上,2021年迈斯医疗研发、龙达光学生产的近视治疗仪横空出世。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许可证编号:吉械注准20212160476。
从资质上看,近视治疗仪经过国家层层审批,获得了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许可证,这在国内尚属独一。而且,近视治疗仪先后有多项专利成功获批。这说明,近视治疗仪的有效性及可靠性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认可。
从产品上看,近视治疗仪从有效性方面实现了突破。远超同类产品。
展望未来,近视治疗仪有责任和义务,为红光防控近视相关研究和临床实践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红光用于近视的辅助治疗,是人类的进步!社会的进步!近视防控行业的进步!